關註:臺海網海峽導報
臺海網(微博)10月1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道,台“勞動部”今(1)日赴“立法院”報告,國民黨“立委”盧秀燕提出,若公司下班使用LINE等相關通訊軟體指派工作,應該要付加班費,對此,“勞動部長”陳雄文表示,若勞資各方團體有共識後,將會有“行政院”版本,會再進行討論。
- Jan 21 Wed 2015 02:50
下班用App指派工作 臺灣擬立法要求業主付加班費
- Jan 15 Thu 2015 12:43
白斑
完美遮蓋、15天不滿意退款,蓋百霖全新升級上市,更自然、更高效、更防水白斑,不足萬分之一的治愈率,讓白斑患者嘗盡尷尬……國家發明專利(2.201210303830.4)“蓋百霖”只需在家中自行塗抹患處,約8小時即可在患處精準生成生物色素,使你的患處恢復正常膚色。出汗,水洗,磨擦不掉色。蓋百霖熱銷10年,四代全新技術,完美遮蓋白斑,還你自信生活。衛生許可證(2004)衛妝準字01-XK-0363咨詢電話:0351—4128249(市內免費送貨)銷售地址:下元康維藥店廣場康維藥店 (原標題:白斑)
- Jan 09 Fri 2015 22:43
2014中國(中山)光華國際科技節於10月24-26日在中山舉辦
9月18日,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、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、中山市科技局共同在京召開新聞發佈會,決定將於2014年10月24日-26日在中山火炬開發區舉辦“2014中國(中山)光華國際科技節”。
據瞭解,本屆科技節以“創新驅動產業升級、公益助推地方發展”為主題,包含“展覽展示”、“主題論壇”、“專場對接”、“科普宣傳”四大核心內容。在展覽展示方面,將推出“國際科技成果展”、“國內科技成果展”與“中山市科技產業成就展”等數百項科技成果;在主題論壇方面,舉辦“創新驅動與國際合作”、“知識產權”、“科技金融”三場高峰論壇;在專場對接方面,圍繞中山特色產業,在全球範圍內優選50餘項國際技術,組織18家國際企業與中山當地企業進行四場集中對接;在科普宣傳方面,組織中國航天科普展及全國青少年太空畫比賽優秀作品展覽、青少年低碳科普主題活動、科普大講堂等系列科普活動,宣傳普及科學知識、提高全民科學素養。
- Jan 04 Sun 2015 08:22
《新聞傳播學大辭典》出版發行 微博微信等收錄其中
央廣網北京9月20日消息(記者馬喆)《新聞傳播學大辭典》座談會今天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。今年7月出版的《新聞傳播學大辭典》,凸顯了新聞傳播學20年來學科發展的新進展和新成果,移動終端、微博、微信、知名新聞網站等互聯網傳播詞條被收錄其中。媒介融合、信息安全、跨文化傳播等新聞學研究的新成果也在《新聞傳播學大辭典》中體現。作為國家“十二五”重點圖書出版項目,《新聞傳播學大辭典》收錄詞條6811條,共計220萬字。
《新聞傳播學大辭典》主編童兵表示,在凸顯新聞傳播學發展的同時,辭典更多地關註和吸收了境外、國外學者的新研究領域和成果。這是一部具備全球視野、高揚學術個性,同時又充斥著中國特俗、對中國當前新聞傳播事業發展和學科繁榮完全適用的新辭典。
- Dec 18 Thu 2014 20:29
巴基斯坦軍方空襲打死65名武裝分子
原標題:巴軍方空襲打死65名武裝分子
國際在線消息:據新華社電,巴基斯坦軍方10日對西北部北瓦濟裡斯坦部落地區發動兩次空襲行動,共打死至少65名武裝分子。
- Dec 13 Sat 2014 10:22
山東各地中秋禮物仍以月餅為主 市民自掏腰包購買
來源:齊魯網作者:劉金旺我來說說複製鏈接2014-09-07 09:22:09 [提要]當下,節儉之風盛行,文明過節、理性消費的觀念漸入人心。今天是中秋小長假的第一天,不少人返回老家過節,節儉購買禮品,且都選擇自掏腰包。
齊魯網濟南9月7日訊(山東台 劉金旺 淄博台 東營台)當下,節儉之風盛行,文明過節、理性消費的觀念漸入人心。今天是中秋小長假的第一天,不少人返回老家過節,節儉購買禮品,且都選擇自掏腰包。
- Dec 08 Mon 2014 00:22
一二六團團委中秋節前夕慰問西部計劃大學生志願者
天山網訊(通訊員牛想偉 範宏霞報道)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,兵團第七師126團領導來到該團大學生公寓,看望慰問了在該團服務的西部計劃大學生志願者和在該團工作的30多名大學生代表,給他們送來中秋禮品,並送上了節日的祝福。
隨後,大家在公寓三樓閱覽室召開座談會,大學生志願者們踴躍發言,紛紛表示團黨委高度重視支持大學生志願者工作,為他們提供了舒適的生活環境,搭建了成長成才的廣闊平臺,部分志願者表示要扎根兵團參與團場建設。
- Nov 15 Sat 2014 00:15
不滿兒子不接來電 女子發明遠程鎖手機應用程序
- Sep 09 Tue 2014 10:07
又逢甲午該如何看軍力與外交的作用
- Jul 25 Fri 2014 17:20
肉禽市場“三雞演義”未嘗不好
生鮮雞在廣州推行試點兩個月了,有媒體回訪越秀區的市場,結果是頗為沮喪的。唯一沒有令人感到鎩羽的,是生鮮雞還在市場上賣,沒有絕跡。但尷尬的是,市場中同樣並存著毛雞,且現宰的光雞,也混跡在生鮮雞中同台叫價。不知能不能用“動態平衡”來形容如今的市場現實。
花費了很大公共資源和動員力推出的生鮮雞,消費者不太買賬,其阻力之大,是始料不及的。這固然與源遠流長的本土飲食習慣有關,但細究起來,恐怕還是與此事的推出,多多少少有些倉促有關。本來,想用管理的有形之手去打敗市場的無形之手,就是件難度極大的事情。何況,在制度設計上,生鮮雞從貨源成本到運輸成本到上架成本,就看不到任何的價格優勢,而口感上更比不過那些“違規”產品,又談何市場優勢呢?現在出現“三雞鼎立”的爭雄狀態,恐怕已經算是不錯的格局了。